时间:2022/3/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国封木雕之乡,西部十省独一户;

光耀古建业苑,滇云三迤无二家。

请将手机锁屏并横置阅读

剑川木雕艺术小镇位于剑川县甸南镇,北邻秀丽高原湖泊—剑湖,东靠巍巍群山,南倚石狮河,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项目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新建区,改造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剑川位于白族腹地,民族文化灿烂,历史文化厚重,具有良好的旅游支撑。剑川木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是中国“木雕艺术之乡”,是中国木雕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的流派之一,是云南白族木雕的精髓,千年以来,剑川木雕不断发展,为新形势下的木雕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积累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场地原貌

在国家及云南省大力引导鼓励特色小镇建设的机遇上升期,项目结合木雕产业、历史文化、民族特色、自然风景等资源,整合聚集提升木雕行业。打造具有浓郁白族文化特色的木雕艺术小镇,以丰富剑川文化旅游内涵,提高木雕产业区域知名度,打响城市品牌,彰显城市特色。根据规划原则,项目定位以及用地现状,我们将剑川木雕艺术小镇一期工程分为“改造区”和“新建区”两个大区进行建设。“改造区”为原狮河村;狮河村被誉为“中国木雕艺术之村”,全村户,80%从事木雕生产及相关行业,能为木雕艺术小镇前期建设和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旅游配套。“新建区”在狮河村南侧,可建设用地约亩,“新建区”的建设将提升城市形象,为剑川木雕的整合聚集发展,品牌提升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新建区”和“改造区”通过道路无缝衔接,形成整体的剑川木雕艺术小镇一期工程。

在迎合狮回公路主要人流的方向上,我们布置了小镇形象主入口空间,遵循“无水不成村”及“枕山面水”的中国传统村落布局方式及理水理念。借狮河灌溉水渠之活水,引其注入约㎡的宽阔水塘—月湖。湖水清冽,湖岸青石砌筑,绿柳成荫,古朴雅致;进入主入口广场,沿中轴线我们布置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牌坊,60米长的九孔卧波桥,以及木雕会议会展中心,两侧则沿湖分别布置了精品酒店,特色客栈,休闲商业,特色餐饮,商业办公,网络交易平台,协会办公,拍卖交易中心,风水古塔。核心区内精心打造建筑及景观,使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剑川木雕精湛工艺的展示品和名片。站在湖边,倚栏品茗,近处淼淼湖水,古朴牌坊,九孔卧波,远处风水古塔,黛瓦白墙,雕龙画凤,更有亭台楼阁,亲水步道,绿柳成荫,中国传统村落形象跃然眼前,幽静,淡然,安逸,恬静。

白族特色院落区分为木雕大师艺术创作区,休闲酒吧区和混合功能区。木雕大师艺术创作区布置于石狮河北岸,这里直接面对石狮河南岸公园,风景优美。休闲酒吧区布置于从灌溉渠引入的河道两侧,该小河落差达30米,水流湍急,水声潺潺,室外休闲摆台依水搭建,形成轻松惬意的休闲气氛。混合功能区布置于坡度较缓一侧,其中有狮河村改造拆迁房,特色客栈,木雕传统手工制作展示,白族地道美食以及其他民俗民风展示,丰富小镇旅游文化内容,增加了小镇生活氛围。

小镇紧邻石狮河人工灌溉渠,河水清澈见底,我们利用水势坡地高差,巧妙地安排了水流方向,将水引入小镇内部,在小镇内部在经多次引水分流,形成多条水系,穿街绕巷,汇入核心区月湖,再由月湖流出,形成三纵三横三条水系,贯穿展示交易区,最终在展示交易区前广场汇成大叠水,注入原有灌溉系统。小镇主街傍水,小巷临渠,天然的地势高差使水始终保持流动状态,展现“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项目立足以点连面成片的弹性设计策略,打造独具文艺化、时尚化、情景化、生活化的艺术小镇,产业活化样板。探寻千年白族精神根源,发掘的古镇山水人文内涵;在空间布局上以点连线带动成片,打造酒吧街、文创街、紫藤巷、古井巷、步步高升巷等,形成四季花海,三街六巷的整体空间布局。同时,摸索历史古村产业振兴办法,满足当代社会功能审美需求原则,从建筑演绎、空间演绎、街巷活化、配套更新等方面实现产业活化。依据现有历史街区风貌,着眼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整体保护,既要保护原有物质形态,也要发扬地方精神特质。材质采用“古”与“新”的碰撞,建筑形式延续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材料,使历史文化以新的载体和创新方式得以传承。

项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chuanzx.com/jcfc/140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