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13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大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使大理成为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富集的地区。截至年底,大理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59项、州级72项、县市级项。#大理爆料#《匠心大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巡礼在下关人民街州群艺馆旁,一座古色古香的传统白族民居格外显眼,这就是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博物馆目前有藏品多件,集中展示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谓是大理非遗文化的“宝库”。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所在的四合院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喜洲“复春和”商号尹氏古宅。院落坐西向东,“三坊一照壁”平面布局,是下关城区保存较完整的民国时期民居合院式代表性建筑,同时也是下关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博物馆于年11月建成开馆,建筑面积.98㎡,分为展览区、活态展示区、办公区三大系统,其中展览区又分为8个展厅。第一展厅为序厅,重点介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以及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世居民族的基本情况,展现苍洱毓秀、多彩大理的主题。第二、三展厅主题为“乡愁纪念册”,重点介绍了三月街、白族民居彩绘、白族三道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以及甲马、白族火把节、洞经音乐、白族文化和民族刺绣等具有代表性的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展厅主题为“精神家园的守护人”,主要介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和传承人的代表作品。第五展厅主题为“白族民间艺术的瑰宝—白剧”,展览以白剧、白族吹吹腔、白族大本曲构成,利用全息影像、玻璃钢人像、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全方位展现了白族独特的艺术魅力。第六展厅主题为“巧同造化的技艺”,主要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展览以段国梁、段四兴等传承人的代表作品为主,展现了剑川木雕艺人鬼斧神工的技艺。第七展厅主题为“千锤百炼的技艺”,主要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和省级非遗项目祥云珐琅银器制作技艺。展览以寸发标、母炳林等传承人的作品为主,向观众展示了大理银器巧夺天工的技艺和传承人的匠心精神。第八展厅为白族堂屋,按照白族堂屋的传统样式陈列布置,展现了白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蕴藏其中的传统礼仪。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介绍,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传承人现场展演。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很多中小学都来参观博物馆,他们不仅了解大理的非遗文化,还提升了文化自信,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博物馆作为传承热爱祖国、培养文化自信教育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参观小贴士: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内有导览系统,个人可以自由参观;团体可提前预约,博物馆工作人员可免费提供讲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chuanzx.com/jcxxw/171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