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314/4591208.html 云南,是全国动植物资源最丰富、宗教流派和民族构成都最为多元的地区。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自古便安居在云南,他们创造、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吸收保存着汉文化的优秀内容。在云南,你可以切身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云南沙溪图源/艺旅文化前不久,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村老寨发生了严重的火灾。从现场视频画面来看,过火面积非常大,损失十分惨重。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它所承载的文化。 一把大火过后,容纳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承的古建筑化为乌有。人类演进的见证,在大火面前显得极其脆弱。天灾、人祸,文物总是和消逝的命运相对抗。 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前后对比因此,走访、记录、保护、传承这些珍贵遗产已是时不我待。小艺为大家整理了云南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做了重点推荐。 这次的国保合辑,会一改过去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介绍模式,按照历史主题划分,以此串联起云南的精华国保点。同一类型和事件主题的国保点将择一详解,以点带面,相关国保点用标识出来,供有兴趣的艺友深入了解~ 文末依然附有最新版的云南国保概况名单,以及自由行路线和当地特色美食推荐~ 希望这份云南国保全辑,能给你带来新的惊喜! 01古人类遗址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以元谋人等为代表的早期人类的发现,宣告了早在数百万年前,云南就是适宜原始人居住的一方沃土。远古时期的遗迹虽可看性稍弱,却个个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意义,照亮了文明前行的道路…… 1 元谋猿人遗址 发现了亚洲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图源/美丽蔗香元谋人遗址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迄今约万年,发掘于年。考古发掘表明,元谋人已经会使用火和制造简单的骨器了。在遗址附近建有元谋人博物馆。 同在楚雄的的出土发现,则填补了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到万年前的元谋人之间的一个重要缺环,对于研究古猿在进化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起源的时间地点等有重要的意义。 2 金沙江岩画 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彩绘岩画 图源/云南考古金沙江岩画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交界处,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群迁徙交流的重要通道。 这些岩画多用描绘的技法风格表现野牛、鹿、麂等动物图像,此外还有人物、弓箭、手印等图案,是目前有绝对年代数据测定记录的中国最古老的彩绘岩画,时代可能追溯到新石器早中期甚至旧石器晚期,为欧亚大陆史前现代人迁徙、原始艺术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考古学证据。 位于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的岩画和石器,则展示了澜沧江流域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除此之外,文山州的也可一看。 02战国至汉晋遗存 楚将庄蹻(qiāo)入滇,在政治上将云南与中原联系起来,西汉在云南设立郡县,正式开始了对云南的统治。 对于两千多年前的云南人们所知甚少,大概只有载于《史记》的“滇国”和“夜郎自大”典故中的“夜郎国”稍有所耳闻。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民族是古代滇人部落。 整个古滇国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接受中原文明,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滚滚长河。以爨(cuàn)氏为代表,越来越多的汉人经由滇东北进入云南。 1 海门口遗址 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 图源/白乡剑川位于洱海地区的海门口遗址,是由来自甘青高原的氐羌人创造的辉煌的青铜文明,是目前考古发现“亚洲最大水滨式干栏式建筑遗址”以及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 海门口遗址属铜石并用时期文化,所发现的器物具有洱海地区新石器文化若干特征,无论石器或骨器都磨得整齐精致,陶器开始出现轮制痕迹,说明整个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的进步。 所发现的铜器虽然粗糙简单,却带有斧、刀、凿装饰品和鱼钩,还有制造铜斧的范,标志着冶金术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农业、畜牧业和渔猎的发达,遗址中发现的粳稻遗存一直是远古时期云南地区栽培主要稻种。 海门口遗址以确切的地层关系证明了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2 大波那遗址 战国早期洱海区域的青铜文明 图源/大理日报大波那遗址,是滇西地区春秋至汉代时期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一处古墓地,完整性较好,葬具、葬式特殊。出土的器物反映了战国早期洱海区域青铜器铸造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兼具了洱海区域、南方少数民族、中原地区和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可以看出大波那文化既有多元文化交融又独具特色,是解读“昆明人”礼乐、丧葬文化的重要物证。 它所代表的文化,填补了洱海地区战国至西汉这一时段考古学文化的空白,为构建这一地区考古学年代框架提供了重要资料。 3 石寨山古墓群 “滇王之印”在此出土 图源/晋宁博物馆石寨山古墓群是滇王及族群墓地,是滇文化的中心,是战国至汉代云南及西南地区文明史的象征之一,也是东南亚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青铜文化遗存,在此出土了《史记》中的所记载的“滇王之印”。 除了今抚仙湖畔的为滇王王室墓地之外,考古还发现今贵族墓地,今金莲山古墓群为平民墓地。 4 孟孝琚碑 研究汉代云南与中原文化渊源的重要史料 图源/石小君-小书法人东汉之际,“南中大姓”不仅在经济上接受中原生产技术的影响,而且仰慕中原文化并深受其熏陶,碑中有“孔子大圣,抱道不施,尚困于世”的话,可见时人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其行事的感悟。从考古学界在昭通地区发掘出的许多东汉时代汉式器物的参证中,可知汉文化在当时的云南已经相当普及。 同在昭通市的则是云南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汉晋城址,据考证为汉晋时期朱提县(郡)治所在地,对研究汉代经略西南夷的历史有重要意义。 5 爨宝子碑、爨龙颜碑 滇东地区的爨部统治的珍贵碑刻 图源/中国书法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chuanzx.com/jctq/149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