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重大突破,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17日起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从今天开始,团团君将每天为各位青推送这个系列片,这些关乎你我他的重点,大家赶紧get起来!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共分十集,分别为《时代之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民主新境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延续中华文脉》《守住绿水青山》《强军之路(上、下)》《党的自我革新》《人民的获得感》。 前集回顾请戳这里: 第一集:“时代之问”,我们这样解答! 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启更为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 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 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第八集:强军之路(下) 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 今天为大家推送的系列片的最后一集,第十集:《人民的获得感》 第十集:《人民的获得感》 本集是整个这部大型政论专题片的收尾篇。本集以人民的获得感贯穿始终。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的是仍然有多万贫困人口、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有更高追求的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魄力和担当打响全面脱贫的攻坚战;以“政府兜底”保障万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以完善各项社保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在就业、住房、平安中国、教育、医疗、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化改革,更好造福全国人民;把“共享发展”列入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秒速览版 △49分钟完整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大凉山腹地,有一座“悬崖村”。村里通向外界的必经之路是17条藤梯,其中连接村庄的两条藤梯几乎是垂直上下。家在山上,学校在山下。孩子们的求学路,就是这条令人心惊肉跳的悬崖路。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 让习近平总书记揪心的不仅是“悬崖村”。他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块最大的短板,让所有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这是改革必须直面的严峻现实。 年10月16日,一场以“携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为主题的国际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主席:未来五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这比联合国确定的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 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地解释了何为精准——要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不能拿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扶贫改革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带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改革。 22个省区市党政一把手立下“脱贫军令状” 建档立卡,这项首创的中国式方法,是精准扶贫的工作起点。档案里每家每户的贫困原因写得清清楚楚。 明白账在手,万人脱贫的路径实施图也清晰地描绘出来—— 到年,通过产业扶持,解决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解决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解决万人脱贫;还有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 在国务院扶贫办,存放着一叠看起来很普通的文件。这是22个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署的《脱贫攻坚责任书》。如此立下“脱贫军令状”,开新中国成立以来之先河。 为保证“军令状”不放空炮,脱贫目标第一次纳入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为严防数字脱贫、弄虚作假,中央建立了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省际之间进行交叉考核,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评估。 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正逐步形成 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国家将统筹安排亿元。年,全国已经有万人搬进了新家园。 年11月,“悬崖村”的藤梯换成了安全的铁梯。这个小村庄将和全国许多贫困村一起,实施旅游产业开发,守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要让贫困地区的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瞄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对义务教育投入最大的工程开始启动。年组织编制规划,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开展专项督导;年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一系列改革措施构建起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愚公移山,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两年后,多万贫困人口中已经有万摆脱贫困,向着更好的生活奋力奔跑。 以“政府兜底”保障万城镇困难群众生活 民生领域的改革始终坚持“社会政策托底”,牢牢守住民生底线。目前,万城镇低保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完善;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正在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把“蛋糕”做大,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7.4%,实现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基尼系数从年的0.下降到年的0.。发展成果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新型户籍制度 进不去的城市,回不了的乡村。在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上,既体现着中国社会变革的活力,也体现着变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年6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构建新型户籍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不是让农民简单地进城,而是要真正共享城市公共服务。 改革首先填平了城里人与农村人之间的身份鸿沟,又分别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让社保制度的公平性显著增强。 改革实行了人、地、钱挂钩的配套政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调动城市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 在特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所限,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但同时,开辟了一条公开透明的落户通道,建立起积分落户制度。 目前,全国已异地办理身份证万个;万多无户口人员已经登记了户口,到今年年底,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将基本解决。 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 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人民渴望得到全面的发展,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活出高质量,活出精气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人口问题是影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两次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作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第一年,全国有万宝宝出生,比“十二五”期间的年平均出生数增长了近万。 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改革推公平、以改革提质量成为共识。改革贯穿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个领域,着力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 改革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中央财政投入亿元,全国“入园难”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中科医院曝光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