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地方文人眼中的剑川文化:对张笑老师的访谈

考察组:大理剑川组

时间:年7月22日(星期三)

地点:大理剑川县

整理人:陈砚燕(云南民族大学)

剑川田野考察组按照计划在今天对研究白族文化的权威张笑老师进行访谈。组员均兴奋不已,从昨天起就一直思考与张老师交流的相关问题,从而确保访谈顺利进行。张笑老师是云南省地方志学会会员、白族学会委员、《剑川县志》主编、白族民族宗教学专家。他先后编写了《剑川县志》等地方志书10余种,出版著作有《古建精粹》、《剑川木雕》等,是当下研究白族文化的权威。

9点30分,张笑老师来到了我们相约的地方,一家白族小院。张老师面容祥和,精神抖擞,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学者风范,给人一种和蔼可亲之感。随后,带队老师宋老师对张笑老师及小组成员进行了简要介绍,小组很快进入了知识的学习、交流环节。

一、张笑谈剑川历史文化

张笑老师对剑川人口、建筑、木雕工艺等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介绍,使小组成员对剑川有了一个宏观性的掌握。剑川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这个总人口18万左右的县里,有六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这是剑川白族文化得以较好保护传承的重要原因。剑川古城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它是一个汉文化与白族文化互济交融而形成的一个封建的四方形的网状的古城池。古城街道结构至今几乎未变,建筑格局保存完整,最早的建筑可追溯到洪武二十五年,最晚的可迟至崇祯十四年,整个明王朝的历史阶段它都经历了,这个古城池对我们今天研究明王朝如何发展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剑川又有“中国木雕工艺之乡”的美誉,出现了众多能工巧匠。据张老师介绍,在西南五省,只有剑川的木雕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性的民间产业。木雕业的发达与自身农业不发达密不可分,剑川县属于高寒地区,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农业收入不够的情况下,剑川男人会外出打工,从事木雕、建筑、石雕等行业来补给家庭收入。

对于剑川这两个字的含义没有统一说法,目前有两种解释较为普遍:1.以河命名。黑惠河流下去的那一段叫做剑川,它像宝剑一样很快,就把这条河流所在的地方叫做剑川。2.以形命名。金华山形如宝剑,山体有三道弯宛如川道。同时,张老师认为云南青铜文化最早起源于剑川,剑川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在谈到这段历史时,张老师作为一名地方性知识分子,对自己是剑川人的身份深感自豪。张老师介绍道,白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是多元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原始宗教文化为核心。白族的生死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对死亡不畏惧。例如,他们将死译为“回家”,坟墓在白语里译为“睡觉的地方”。当地人尊儒崇佛,民风淳朴,性情温和,其雅致尚文的情怀可从家家户户房屋花、木、书、画式的布局中略见一二。

二、师生互动情系剑川

在张老师对剑川县进行了大致介绍后,组员便开始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张老师交流讨论。由于学科背景不同,组员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chuanzx.com/jcfc/5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