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广告▲

广告▲

剑川是一块多情的土地,作为中国白族文化的聚宝盆,剑川是白族人民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白族原生态文化的保留地,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白族文化艺术。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剑川石窟和剑川白曲,看看这里的石头怎样被雕成了花,这里的爱情会唱歌到什么程度……

剑川石窟

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剑川石窟位于剑川石宝山中,始凿于南诏时期。石窟分布在石钟寺、沙登村、狮子关三个地点,共17窟,造像躯。内容分为两类:一是佛教题材,如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胁侍、罗汉等;一是世俗题材,如南诏王、清平官、醉酒汉、阿央白等。

山中开凿于唐宋年间的石窟,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石窟所雕刻的其一为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如观音、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八大名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等等,大都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各有个性。其二为细奴逻、阁逻凤、异牟寻三代南诏国主,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充满民间生活气息。透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南诏王朝的历史。它既是南诏艺术珍品,也是富贵的民族史料,为后人研究南诏的政治、军事、文化,以至服饰、风尚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剑川石窟作为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遗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南诏宫廷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是南诏大理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剑川石窟石刻艺术作为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为研究西南地区南诏、大理国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历史和民俗历史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实物资料,以其高超的雕刻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

如果说中国晚期石窟以高度的写实性和富于人情味著称的话,剑川石窟的艺术造型确实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至。那造型优美的佛像,那再现南诏宫廷生活的王者造像,那仪态丰美的“剖心观音”,那国内独一无二的“愁面观音”,还有那举世罕见的“阿央白”雕像,都是那么地令人叹为观止。所有的这一切,都无愧于“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的美誉。

广告▲

剑川白曲唱不尽的白族调

剑川是白族民间歌谣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白曲之乡”。白曲即为白族民间歌谣,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白曲可独唱或对唱,唱时用龙头三弦伴奏,歌词多为即兴创作。男性唱时热烈奔放,开朗明快;女性唱时则委婉缠绵,较为柔和。白曲旋律优美,表现力丰富,唱响中国大江南北的电影《五朵金花》中的主题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就是根据剑川白曲改编而成。

白曲的表演形式独具一格,由一人怀抱龙头三弦自弹自唱,也可以一人伴奏,一人唱;一人伴奏,男女对唱。白曲可分为长歌和短调两大类。长歌、俗称“本子曲”,其唱词亦为“山花体”,唱本有故事情节,长于抒情。现仍广泛流行的本子曲传统唱本有《鸿雁带书》、《出门调》、《月里桂花》等50多篇。反映白族社会生活的《黄氏女对金刚经》共多行,是迄今搜集到的最长的白族民间叙事长诗。

白曲短调,俗称“白族调”,最常见的为八句一首。歌词结构为“七七七五”式,即第一、二、三句为七个字,第四句为五个字。四句为一段,若干段为一首。如《白月亮》:“白月亮呀白姐姐,白姐身穿漂白衣,白绣花鞋穿脚上,白羊皮斜坡。白米白面吃进肚,白讲白说白费气,白天人多难开口,白月下相会。”

短调流行最广,内容十分非常丰富,有山歌、情歌、劳动歌、仪式歌等,常在山间、湖畔、田边、地头及石宝山歌会、火把节等民族节日里即兴对唱。听众成百上千,一唱众合,通宵达旦,场面壮观。其中石宝山情歌已载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

在白族地区,所有青年男子都被称为“阿鹏”。除一身民族盛装、一腔好歌外,龙头三弦也是剑川“阿鹏们”的必要装备。“阿小妹,弦子弹到你门前,隔路远有情呢,不怕路远来到你面前……”三弦一响,白族男女的爱情便这样荡漾开来……

“美丽乡愁幸福大理”——大理美丽乡愁评选系列活动(第二季)由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市委宣传部主办,各县县委宣传部协办,大理人民广播电台承办。

投票方式:

点击微大理底部菜单“美丽乡愁—正在投票”就可以投票啦啦!

大理人民广播电台李胜报道

金花妹

女神和女汉子~女神和女汉子~金花集结地赶紧加起来!长按下面







































如何治疗白癜风快
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chuanzx.com/jcfc/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