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仅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云南大理的浪漫就已经显得美轮美奂,更何况把这样的风花雪月印刻在人们日常的服饰里。 白族服饰 6月13日至19日,剑川旭日白族刺绣厂厂长杨丹将携12款经典白族刺绣服饰亮相“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以简单、淡雅、端庄的经典传统白族服饰与观众共同领略大理在服饰里带来的“风花雪月”。 生活在云南的白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他们用“月映苍山雪,下关风吹上关花”来形容生活的美,也把洱海畔、苍山下的四景芳华都融进了服饰里。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白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也使清新淡雅的民族服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向往。 白族服饰 剑川旭日白族刺绣厂厂长杨丹说:“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白族服饰面向市场化的生产和推广对于她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白族服饰文化的一种传承,其次才是自己的一份事业。 在杨丹的记忆里,白族妇女有从小就学习挑花刺绣的传统,白族刺绣工艺精湛、图案典雅大方,常有牡丹、山茶、梅花、菊花、石榴、佛手等花果及虎、鸡、金鱼、蝴蝶等动物图案加以点缀寓意吉祥。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杨丹与白族刺绣产生了密不可分的缘分。 年,一家集设计、生产、经营为主的白族服饰、手工刺绣产品的民族企业——剑川旭日白族刺绣厂,在杨丹的努力下诞生了。“既要传承白族服饰中的传统设计理念,又要融入现代的生活元素,使传统的白族服饰及刺绣与现代的工艺相结合,充分体现适宜家居的生活化特征和魅力。”从初建厂房到如今的小有成绩,杨丹一直坚持着自己做白族服饰的初心。 白族服饰 历经千年,白族人民把喜爱的山光水色、人文情怀,都以服饰为载体得以呈现,服饰文化深深扎根于大理历史文化之中。人们对于白族服饰的端庄柔美最初的印象或许来自《小河淌水》的音乐记忆里,或是来自电影《五朵金花》的款款诉说中,但在杨丹的内心里,对于白族服饰的热爱和坚持来自骨肉血亲的代代传承里。 白族服饰 “白族的服饰文化深受南诏、大理国等文化的滋养,兼顾了实用和美观,给人以得体、大方、端庄、个性、华丽的感受。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吸取这些传统文化智慧,杨丹带领公司生产白族传统服装、绣花被套、绣花枕套、绣花床单、绣花门帘、白族民间布扎、以及各式各样的绣花鞋,同时也承接高档手工刺绣白族服饰定做定制业务,产品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 白族服饰 面对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的差异,杨丹在传统的手工刺绣和小缝纫机推绣中融入现代生活元素。自年以来,为助推剑川县白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杨丹带领剑川旭日白族刺绣厂与多家旅游企业合作,推出剑川白族服饰改良版,在旅游行业内掀起了白族服饰的新风潮。杨丹带领团队一同为本县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旅游企业职工设计了改良版的白族工作装,向游客展示白族服饰的文化风采。 下一步,杨丹将以剑川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和当地特色刺绣为基础,以强力推进白族刺绣与民族服装非物质文化传承为主体,以配套建设刺绣技艺培训为原则,传承白族刺绣技艺,并筹备建成一个“剑川白族刺绣与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培训基地”,有效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于即将举办的“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杨丹表示很期待参加这次时装周,这对传承和发扬传统白族民间刺绣服饰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她会尽全力把经典的传统白族刺绣服饰和新式白族刺绣特色服饰通过此次盛会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用白族独树一帜的精美服饰向世人诉说白族文化的古今未来。 编辑:Selina责任编辑:宋力锦监制:沐利芸频道总监:朵翔总编审:李晓风出品人/总监制:和亚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chuanzx.com/jcfc/14924.html |